香港教育局回应DSE报考「漏洞」,家长还能「捡漏」多久?

2024-11-051062

  自「高优才计划」实施以来,「香港身份」所带来的种种好处中,DSE无疑是最受瞩目的那个。

  对于内地大多数经历过K12洗礼,在严酷的高考体制内竞逐过的家长来说,能切实地为下一代的升学教育,谋取全新的思路和福利,这趟「快车」务必搭上。

  可以说,DSE的升学优惠,是许多内地家庭申请「香港身份」的初衷。 ▮   然而近期,DSE的报考规则,遭到一众香港本地家长的联名投诉,斥其“存在漏洞,有失公允”。

  矛盾的由头,就源于对「港籍生」的定义。

  本篇带你了解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:

  Part 1.

  DSE的报考规则是怎样的?

  港府如何定义「港籍生」?

  是什么让香港家长群情激愤?

  Part 2.

  关于DSE“不公”的言论,到底真是

  「收生漏洞」,还是「有失偏颇」? ▮   香港教育局对此作何回应?

  Part 3.

  DSE的升学优势是否还会存续?

  01

  DSE考试,

  内地家长「香港身份」的终点站

  前文提到,让孩子参加DSE考试,是大多数内地居民申请「香港身份」的目的。

  但其实,「香港身份」并不是DSE考试的必要条件。

  严格来讲,DSE考试没有身份要求,只要满足如下资格,任何人都能报名:

  「香港中学文凭试」,即我们所熟知的DSE。官网给出的「报名资格」,压根没提「香港身份」一事。

  甚至,哪怕你属第三类资格,持内地高中学历,也只需要向考评局递交一份「特殊申请」及相关证明文件,即可获准报考。

  报考条件虽然是宽泛的,但DSE的升学优惠,只偏向于「港籍生」,即有「香港身份」的学生。

  这也是大家前赴后继争取「香港身份」的原因。

  那这个升学优惠是什么呢?

  相比于「内地高考」,最切实的,无非三点:

  1. 考试难度偏低:除英语外,其他科目整体难度较低。

  2. 报考范围更广:DSE考试成绩可用于申请香港本地大学、海外300+名校、内地高校。

  PS. 香港本地大学每年释放80%的(约1.5万个)本科学位名额给到「港籍生」。

  3. 竞争压力小:报考人数少,但录取率高,平均1.4个人竞争一个本科学位。

  而「香港身份」有两种:永居 & 临时。

  这两种身份考DSE,能享受的优惠力度,略有不同。

  上述好处,针对的是「香港-永居身份」。 ▮   而如果你是「香港-临时身份」,那将在【报考范围】那一项,减去【内地高校】的报考资格,其它没区别。

  这里补充下「临时」与「永居」身份的取得方式:

  通过香港的「人才引进」计划(专才、高才、优才、投资移民)申请香港身份,从递交申请,到获批,前后大约3-6个月。

  但注意,这时你拿到的是「香港-临时身份」,有效期三年。

  想取得永居,需经过7年,并在这期间通过持续在香港工作、学习或投资等方式续签1-3次,方有资格递交「香港-永居身份」申请。

  也就是说,想要拿到香港永居,时间和金钱成本,都要付出更多。另外最终能否获批成功,更是要拭目以待。

  总结一下:

  无论是「永居」还是「临时」的香港身份,都算是「港籍生」。

  只要是「港籍生」,就可参与“瓜分”80%的香港本地大学本科学位。

  在DSE报考这件事上,香港「永居」和「临时」身份的区别,只体现在“能否报考内地高校”上。

  不难发现,「临时」与「永居」身份,能够享受到考学福利,有差距,但不多。

  甚至考虑到申请永居的漫长过程与不确定性,「临时」身份似乎更得人心。

  那么,所谓“漏洞”,就是从这里撕开的。

  一些并不考虑孩子上学环境,也不在乎自己在港的发展,只想蹭上DSE升学福利的内地家长不禁盘算:

  只要在首次获批「临时」身份后的三年期内,孩子完成考试,就算大功告成,至于「永居」,无所谓。

  没有续签的压力,家长们也就无所谓遵循「人才计划」的规则,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波人群:

  拿着香港「临时」身份,依然在内地工作,孩子也在内地备战DSE,辅导班、教师,一应俱全。

  正是这一行为,引起了香港本地家长的不满,成立了香港本地大学学额关注组,“一纸诉状”递到了香港立法会和教育局。

  02

  「考试移民」,是收生漏洞吗? ▮   香港本地家长联名信 原文:

  核心矛盾:

  部分内地家长通过人才计划为孩子获得「港籍生」身份,孩子却不到香港上学,只在内地补习受训,短时间内便可以「港籍生」身份申请大学。此类「考试移民」,与香港人才计划初衷相悖,且让香港本地学子考学公平性受损。

  核心诉求:

  政府重新检视「港籍生」的定义,保障本地和真正来港建设的家庭的利益。增加「港籍生」的身份认证条件:

  ① 申请时至少在香港本地中学就读满3年

  ② 申请人的父母其中一方为香港永居身份 ▮   需要明确一点,香港本地家长的矛头指向,并非是「香港临时身份」的「港籍生」,而是家长孩子都不来港,孩子借内地强势的刷题战术备考DSE,把分数卷得风生水起,家长没有参与香港经济建设,却坐享升学福利的「考试移民」。

  消息一出,两地家长都坐不住了,经过几日网络发酵,各种立场的评论纷至沓来。

  有人对诉求表示理解——「考试移民」是漏洞,必须堵上!

  也有大量反方观点,认为港府并非无视问题的存在,只是人才计划现阶段的需求所致。过程中加剧了考学的竞争和优胜劣汰,也是在所难免。

  还有一种观点,我愿称之为「渔翁派」。

  正是由于这场舌战,首次注意到了DSE报考规则方面的所谓“漏洞”,一个鲤鱼打挺开始“捡漏”了:

  事后,10月24日,香港教育局副局长施俊辉对联名信事件作出回应,听起来似乎有在积极应对香港本地家长的诉求,表示:

  “政府会考虑重新检视专上院校在录取学生时所采用的「本地学生」定义。”

  03

  DSE的「升学捷径」,还能存在多久?

  目前,关于「本地学生」(即「港籍生」)的定义,仍在探讨阶段。

  香港教育局的回应,对于仍想走这波“捷径”的内地家长来说,的确不容乐观。但至于是否,以及何时会被修改,只能持续关注。

  针对香港居民的投诉,小编认为不必太过担心,毕竟2024「施政报告」刚颁不久,港府正致力于打造“留学香港”品牌,当前学校招生仍存在不足的情况,短期内应该不太会采取激进的限制。 ▮   相比于“内地读DSE”,真正令香港家长感到担忧的,其实是高中才转战DSE,但成绩依然傲人的大陆学生的考学能力。

  这些学生,无论是在哪里内地还是香港上学,所带来的竞争和内卷都是不可避免的。但这可能也是「人才计划」的必经之路。

  有人担心内地“衡水式”的刷题教育模式,会破坏香港特色的教育生态。

  这实在杞人忧天,毕竟在赴港读书的人中,最核心的那一部分,还是响应香港人才计划,向往香港本地教育的家长。

  最后,不得不说,这场论战算是给DSE打了一波免费广告,让更多家长看到了DSE的红利,开始行动了起来。

  而对于目标是「香港永居」的内地家长,大可放心,因为无论风波带来怎样的收生政策变化,永居的权益,都不会受到影响。

  所以,与其患得患失,不如尽早规划,为孩子的升学创造更加稳固的未来。

  如果您初次接触欧亚留学,不知道该如何规划、选校、定专业,才能申请到排名靠前的院校,可以在线联 91RATING 的免费1对1留学规划服务。

  在专业的规划老师一对一指导下,帮你全面了解香港院校申请过程,制定合理的计划,让留学之路事半功倍。立即咨询>>



就要阅读网 MinMax-91Reading
MinMax 是中国中小学生英文原版书分级与进阶测评标准的制定者,阅读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提供者。
91Reading 是北京美锐美思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旗下线上业务站点。
在这里,拥有国内品种齐全、数量众多的英文绘本与各类书籍;
在这里,拥有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导师团队,指导你如何进行阅读;
在这里,有详尽贴心实用的英文阅读方法及科学的阅读力进阶测试;
来 91Reading——我们尽最大的努力,提供更多、更优良的英文原版读物,让您享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和帮助! View More
联系方式
  • 公司: 北京美锐美思教育咨询有限公司

  • 地址: 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西里16号楼4层F4-05

  • 电话: 010-86487313

  • 邮件: admin@91reading.cc

  • 工作时间: 周一至周五:9:30 - 19: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