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TICLES/文库
以培养“坚强”为目的的读书
2017-05-22 • 13293文/[日]斋藤孝
读书有三大意义
选择什么样的书很重要。同样是读书,所读的书不同,意义也完全不同。读书的意义可大体分为三种。
第一,是以获得信息为目的的读书。比方说,我们有时迫于工作或考试的需要,就不得不读书。
第二,是为了愉快且有意义地度过独处的时间,因而促使大脑充分发挥想象力的读书。
第三,是为了锻炼自己、丰富精神而读书。
这三种读书中的任何一种都是必不可少的,尤其是第二、第三种读书,可以同时进行。除了直接锻炼精神的伟大书籍,哪怕只是读有趣的书,也能有效地让心灵恢复平静。换句话说,只要能用读书填满独处的时间,就能减轻内心的孤独感。
比方说,由于跟亲人或朋友分别而感到寂寞的时候,读书的人与不读书的人相比,重新振作的方式是有着很大区别的。读书本来就是一个人做的事,所以自然可以减轻寂寞。
另外,对于更年轻的人来说,读书也是一大救星。有朋友当然是好事,但如果因为某些原因,朋友之间变得疏远了,这时完全没必要像强迫症患者一样,觉得自己没有朋友,很不幸,倒不如以此为契机,集中精神读书,这样反而更有意义。
可以说,这也是我从自身经历中得出的体会。在学生时代,我有段时间跟朋友很少来往,生活中几乎没有能称得上是聊天的交谈。如今回想起来,正是在这段时间,我才实现了读书的深化。长期一个人独处,很容易对伟人所写的书产生共鸣。也就是说,在独处的环境中,第三种读书有了长足的发展。
同样的情况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。除了人际关系外,我们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都会经常遭遇不顺。在这种情况下,若能沉浸在读书的世界里,就能产生更深的体会,同时获得精神支柱,使你明悟到眼前的不顺并不打紧。即使天降大雨,借助读书也能浇溉心田。
而一旦重新回到社会生活之中,恢复日常的交友关系,第三种读书就会变得很难实现了。由于此时的精神积极向上,所以很难对书中的痛苦部分产生共鸣。在这种情况下,只要尽情享受第二种读书就可以了。
如此一来,无论是在人生一帆风顺的时候,还是遭遇挫折的时候,都能跟书保持良好的关系。跟书成功地交上朋友的人,无论在这个世界上遭遇何种不幸,无论情绪如何波动,都能随时找到合适的书,充分享受读书的快乐。
沉浸在推理小说世界中的快乐
能够轻松阅读的代表性书籍,当属推理小说。不过,这样的书也存在明显的良品和次品。前者能对人类的精神做出如实描写,让我们产生共鸣,积累人生的经验。
例如《千禧年The Millennium Trilogy》(斯蒂格•拉森著)三部曲,由三部小说构成,每一部又分为上下卷,共有六册。我并没有一口气草草读完,而是定下规矩,每天只读两章,以便能够长时间享受其中的乐趣。
于是在一段时间内,每到夜里,我就会进入《千禧年》的世界,这种生活成了习惯。
该书的主人公为一男一女,他们从一开始就面临重重危机,陷入恶战,其命运经常处于不幸的状态。如果读者全神贯注地跟随他们冒险,就会与他们产生共鸣,一直背负的压力也会因此消解。如今回想当初,我在那段时期的现实生活其实并不理想,幸亏有这部小说的陪伴,才能顺利度过那段艰难的岁月。对我而言,这部作品就像战友一样。
以这样的方式阅读这样的书,不也很有意义吗?所以说,只要根据想读的书和自己的心境,在阅读方式上多下工夫就行了。譬如,在真正感到难过的时候,不妨专心致志地一口气读完一本书。通过这种方式,从头到尾体会别人的整个人生,能让自己也站在俯瞰的角度来审视问题。光是如此,就能使心态变得从容。
再比如,同为推理小说的《禁闭岛Shutter Island》(丹尼斯•勒翰著),于2010 年被搬上银幕,由著名影星莱昂纳多•迪卡普里奥主演,这也扩大了该作品的知名度。该书描写的是精神病和妄想症,书中出现了各种类似推理的“陷阱”,但比之更重要的是,它为我们真实地呈现了一个有着悲惨遭遇的人,其精神是如何受到摧残,从而逃进妄想世界中的。
这会让读者一下子联想到现实问题,当自己遇到难以承受的不幸时,说不定也会逃进妄想的世界里。即使自己没有类似的遭遇,这样的作品也能帮助我们认识到人类精神的脆弱,从而深化自己的心境。换言之,阅读这样的书,能让我们加深对人类的理解。
书是重新省视自我的“镜子”
对人类的理解加深,事态往往就会朝好的方向发展。我们若能避免做出片面的评价,偏见和歧视就会无处容身,同时我们也能冷静地自我分析,知道“自己现在被自我表现欲控制了”“自己是出于嫉妒才说出这种话的”,当我们做到自我理解时,就能摆脱最糟糕的状态。
反过来说,那些自我欺骗的人、并未认识到自己的言行有何意义的人,才是危险的。这些人无论遇到什么事,都不能深刻地自我反省,因此早晚会被别人疏远。总而言之,他们缺少对自己的理解力,以及足够的智慧。
不过,一旦自身的缺陷被人指出,我们就会试图反驳。任何人被别人戳到痛脚,大概都会立刻做出“没这回事”“都怪××”之类的反应,试图自我正当化。在直接面对面的人际关系中,针对这样的“袭击”,试图尽力摆脱是人类的本能。
在这一点上,书的攻击性则要缓和得多。首先,书只是非生命的客观存在,既不会主动给人造成危害,也不会有意干涉。因此在阅读过程中,我们会不自觉地将自己投影在书的世界里,通过对照,逐渐意识到自身的不足,从而使自我反省的朴素意识慢慢开始萌芽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我们可以把书当成重新省视自我的“镜子”。
以前,承担自我省视这一任务的方法是坐禅,但当代人很难如此实践。另外,还可以通过写日记,对自己的心理加以回顾。然而,这种方法就像我们在博客中经常见到的那样,有可能成为自我表现欲或自我正当化的帮凶。因此,与其说是面对内向的、真正的自我,倒不如说是在创造一个外向的、代替的自我。
此外,还可以通过听音乐,进行全方位的回忆和反省。要知道,音乐具有撼动情感的力量。不过,这种行为与活用语言智慧的读书还是有些区别的。
譬如,一旦我们把“令人感动”的音乐的歌词提取出来,单纯作为文字去读的话,往往会发现,其内容之浅薄实在叫人失望。这会让我们重新认识到,只有依赖旋律,音乐才能成立。像“我爱你”“我会永远陪着你”一类的陈词滥调,也得配合旋律、节奏和歌手的声音,才能唤起人们的“感动”。
话虽如此,可绝不是说把文学家、评论家所写的复杂词句作为歌词,就能加深感动。从音乐中得到的感动,与这些词句给人的感动,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动。
我觉得,音乐的作用如今被过分夸大了。所谓的心灵得到平静、得到治愈,相当一部分都是由音乐提供的。某类J-POP和hip-hop 音乐就是其中的典型,有非常多的年轻人觉得“这些歌曲说出了自己此时此刻的心声”,所以才会去听。当然,有些歌曲的作词的确很出色,但只要心境肤浅的人越来越多,哪怕是词作拙劣的歌曲,大概也能作为商品而得到人们的认可。
然而,这种“靠肤浅连接的相互依存”,其实缺乏深度,并不足以用来探索人类的心灵深处。若想使自己的心灵如初生时那般澄澈无垢,多多读书才是最好的办法。